图强教育网>菏泽培训学校>菏泽飘飘香小吃培训学校欢迎您!

资讯动态

SCHOOL DYNAMIC

什么?海底捞已经沦为“行业垃圾”?不值得学习?

近期,慧聪网创始人郭凡生在一次行业大会上发表骇人言论:“你们常说海底捞你学不会,可海底捞就是个垃圾,你们天天跟垃圾学,能学出什么名堂?” 台下一片哗然。

郭凡生列举了一系列数据:海底捞2017年利润率为11.2%,2018年9.7%;而同期麦当劳2017年净利润率为22%,2018年为28%。

近三年,从海底捞门店数来看,门店数呈显著增加趋势。其中,2018年同比2017增加200家店,闭店7家,实际增加高达193家店。

门店数量显著增加,但门店平均营业额却下滑不少。随着门店数增加,人力成本和折旧成本将进一步提高,海底捞要想突破现状并不会太乐观。

餐饮人不去研究做得好的餐饮企业,反而一直追捧学习做得不是很好的海底捞,学习的目标都错了,能有什么好结果?

我们且不管是否是人们的审美疲劳造成海底捞的热潮退却,或是火锅业的雄狮遭到群狼的围剿,但现在业内的确出现越来越多“海底捞根本就是个不值得餐饮人学习的企业?”的声音。

大家都不再像前些年一味鼓吹海底捞的好,反而提出一些学习和借鉴之外的观点。 


十年、十五年前可以学,现在的海底捞别学 

海底捞早期所遇到的问题,跟现在大部分餐饮人遇到的问题很相近,可以学习当时的海底捞是怎样做的,学习他们的产品设计、服务标准以及制度流程,会对餐饮企业成长帮助很大。

可现在的海底捞已经是一个庞大的上市公司,所面临的问题跟大部分的餐饮人已经没有太大关系了,走的路子也大多有资本方面的考虑,餐饮企业再学,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高价学习海底捞模式,结果连桌子都没人收了

餐饮老板老杨曾花大价钱到培训机构学习海底捞模式,把海底捞的“计件工资”制搬回自家门店后,3个月过去,员工不但没提高积极性,连桌子都懒得收。

根据学习的内容,老杨给每个服务环节都设计了计件工资,细化到给顾客上不同的饮料,钱都不一样。比如,一瓶可乐2毛,一瓶矿泉水2毛,一瓶红牛3毛…… 

一个月后,员工的积极性并没有提升。于是,老杨考虑是不是计件价格不高,就提高到了计件价格,但三个月后,员工在客人离店后,连桌子都懒得收拾了。

老杨无奈之下停止了这个计件制。在复盘原因时,老杨发现,自己的餐厅不是海底捞,根本没有适用海底捞计件制的前提:

首先,折腾了一圈几毛钱的计算,最终员工工资涨幅只有几百块钱,对于现在的95后、00后来说,用几百块钱对他们达到激励效果,不现实;

其次,餐厅员工的实际流失率远高于海底捞,没有海底捞的氛围,员工都不愿意跟你玩儿;

再者,海底捞的计件工资制度是由专业的团队调试了一年,才探索出适合他们的计件工资方案,普通餐厅没有专业团队,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和财力去做。

强行学习海底捞,不遵循门店的发展逻辑,只有死路一条。


跟风海底捞正规化,害惨餐饮人 

海底捞类的餐饮的成功,让许多餐饮人在不适合的阶段盲目正规化。

现在餐饮市场很多老板,投资的第一家店还没开好,就盲目的花大资金招兵买马,组建研发团队、营销团队、财务部、行政部等,结果生意不行直接倒闭;

更多的餐饮创始人稍有成绩就扩大规模正规化,可能已经开了几十家一两百家店了,就觉得自己有能力开500家、1000家,于是盲目引入一大批目前阶段并不能消化的团队去搞正规化。结果,人员成本增加反而拖累企业发展。

也有不少餐饮管理者为了正规而正规,正规化管理需要层级汇报,需要讲规则,好好的一个私营小企业,搞成国营大企业。当策划一个营销活动时,都在开会决议这个广告投放不?那个采购行不行?再经过审计、报批、信息反馈,黄花菜都凉了。 

其实,每个餐饮企业的基因和发展轨迹与自身股东结构相关,任何管理都改变不了基因属性,反而会造成水土不服,损失更大。新的管理模式会斩杀掉原有基因好的一面,放大了原来潜伏的各种矛盾,给企业造成的伤害甚至是致命的。 

或许海底捞不是学不会,而是没必要学。


好服务惯坏了食客,让餐饮行业服务雪上加霜

曾经有一女子海底捞就餐认为服务员没给倒水,摔碎杯子叫嚣“给老子倒水”,并称“你们就是欠骂”,还要求“倒10杯水让10个服务员喝掉”。

最终,海底捞的值班经理和服务员就真的一边道歉,一边喝了那10杯水。

消息一出,激起了无数餐饮人的愤怒。如果面对无理取闹的顾客,餐饮行业的标杆都是这样忍气吞声息事宁人,那服务业的尊严何在?

海底捞的服务把顾客捧到了上帝的角色,但与之相对应的,也惯坏了食客,影响了这个行业的风气,强化了服务业“伺候人”的印象。这直接造成许多95后、00后在同等选择下,很少会愿意进入餐饮业当一个服务员。

如果所有餐饮人学海底捞“强服务”,不但不符合现在主流年轻消费群体注重隐私和舒适的需求,也会让餐饮“用工荒”更加严重。餐饮人应该更多地思考相对平等、理性、恰当的服务,而不是一味热情和没底线的“跪舔”顾客。 


结语

许多企业和海底捞不是一个量级了,不要再去研究它的产品、服务、环境等物质层面的成功之道,如果要学习,也该是怀着敬畏之心深度探究这种“海底捞现象”。

餐饮人对海底捞的态度,从疯狂崇拜、盲目学习,到现在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并不是海底捞不再伟大、不够好了,而是餐饮人正慢慢地变得理性、睿智。

照搬和模仿别人不会让企业做得更好,学什么与不学什么,还有怎么学,都掌握在自己的判断与发展里,摸索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才是餐饮企业强大和制胜的坦坦大道。


以上就是"什么?海底捞已经沦为“行业垃圾”?不值得学习?" 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动态资讯 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