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如何应对选考
来源:潍坊传媒网mp
热度:32
时间:2019-06-11
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今后将取消文理分科、推行“3+3”模式。每个考生除参加语文、数学、外语统一考试外,还需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参加选考,选考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日前,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了《关于做好山东省2018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10月22日起报名,2019年1月10日至15日考试。那么考生应该如何应对选考呢?
政策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升学的重要依据
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教育考试规定,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信息技术考试,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统一要求,确定具体组织方式。 通俗来讲,学业水平考试包括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将面临学业水平考试。根据已经公布的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合格性考试涵盖所有科目。等级性考试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考生需要了解所在省市学业水平考试的时间,合理安排计划。 2017年,浙江省与上海市已经实施了新高考。两个地方的高考改革主要重点在于实行“3+3”科目组合,取消文理分科和批次录取,将学考成绩纳入高考。比如选考,浙江省采用的是7科选3科,上海市采用的是6科选3科,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特长自由搭配考试组合。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较难的物理科目“遇冷”。由于很多学生觉得物理学科很难,在与其他考生竞争时会处于劣势而影响到高考成绩,最终选择放弃物理。新高考改革设计,是按照“3+3”的总分进行排序、录取,不管是“6选3”还是“7选3”,考生在选择科目时,往往弃难选易,哪一个科目组合会得到高分就选择该组合,由此形成了“田忌赛马”式的选考策略。对此,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指导高校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优化选考科目要求,浙江省与上海市也针对“弃物理”现象建立了相关保障机制。
建议 从兴趣、高校专业要求等方面考虑
那么应该如何应对选考呢?对此,记者采访了多位高中老师,他们建议考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特长进行选择,提前了解各个高校的报考要求。
首先是兴趣、爱好。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考生从众多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选考科目,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作为一名高中生,要了解新高考的变化和要求,认真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选考科目。比如,在选考中一位考生喜欢政法类学科,将来想成为律师,但他也比较喜欢物理,因此选考科目是历史、政治和物理;而另一位同学热爱物理,觉得物理特别有意思,对于培养思维很有帮助,因此选考物理。
其次是高校专业的要求。学生选择选考科目,除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受到高校专业要求的影响,不同高校的不同专业对报考学生的考试科目要求也不一样,学生要根据报考的院系和专业要求选择自己的选考科目。比如,你对环保特别感兴趣,北京大学的环境工程专业是你的理想,但在报考时,“物理”这门科目是必选,所以要实现理想,必须得选考物理,因此,学生在选择3门选考科目时,一定要通过各种渠道(各省教育考试院或省招办都会提前公布在本省招生高校的选考科目要求)了解所要报考的院校专业要求,减少盲目性,在保持自己兴趣的前提下,作出高校要求的选择。
另外,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面对新高考选课的新形势,学校一般会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帮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且对高校的相关专业和未来的职业进行介绍,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和家长作出选择。高中生一定要积极接受学校和教师的指导和建议,必要时请老师和专业人士帮助自己进行分析判断,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适当作出灵活调整,最终选出既符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又满足高校专业需求的选考科目。